足迹
绍宋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八十一章 加冕(第2页)

便是契丹人,也得老老实实回来。

宴席继续,赵玖与两个蒙古首领谈笑晏晏,吕、郑等文臣稍微凑趣,几位帅臣则冷眼相看……倒也称得上是一切顺利。

唯独夏日盛暑,随着日光越来越盛,湖畔渐渐转热,再加上今日熏风稍弱,不免各自大汗淋漓起来。

不过,临近中午时分,耶律大石到底是回转了,而且这一次,他还换上了一套正经衣服,镶金带玉的,挺有气势,萧斡里剌、耶律余睹、耶律燕山、赵合达,以及新降的耶律奴哥等契丹将领也都随行。

很显然,虽然从不大好看的脸色上可以猜出,这些将领对耶律大石待会的条件不是很满意,但他们终究是碍于大局,决定前来会盟了。

“如何?”

经历了之前的事情,曲端等人如何不晓得,有些话他们说了根本无用,所以这一次重新落座,打破沉默的正是赵官家自己。“大石林牙可与几位将军说妥了吗?”

耶律大石闻言一声不吭,只是回头相顾身侧诸将,而几名契丹将领见状,脸色更加难看,一时无人应声,气氛再度有些紧张起来。

赵玖面色不变,只是随着耶律大石扭头,将目光从萧斡里剌诸将身上一一扫过,原本愤然的几人被这位官家一一看下来,然后居然一一低头,一时竟无一人敢与之对视。

就这样,一直看到最后的耶律奴哥身上,这位官家方才满意颔首:“若是你们都应下了,朕还有一言……河套这边,不光是要悉心防守,以后还要在兀剌海城开个长久市场,三家互通有互,所以须用个有见识知大局的将领才妥当,朕以为不妨以耶律余睹将军统揽河套、天德、云内……这位奴哥将军初来乍到,又在云内经营多年,朕反而信不过,还请大石林牙将他带走!”

大石以下,诸多契丹将领闻言抬头,然后又齐齐看向了耶律余睹与耶律奴哥,二人各自张口欲言,但皆无所言。

赵玖见状再度满意颔首:“如此说来,咱们便再无分歧了……时间差不多了,一起去祭祀吧!”

说着,这位赵宋官家直接起身离开,片刻后从帐中出来时便已经换上了一件大红袍子和硬翅幞头,然后便直接往祭坛方向而去,而赵宋皇帝既然起身,此处诸多宋将、宋臣也都纷纷起身随从,旋即,早就不耐烦的两位蒙古首领也都起身,见此形状,耶律大石停了片刻,终于也带领诸契丹将领站了起来。

高昌王毕勒哥长呼了一口气,也赶紧起身相随。

仪式非常简单和粗糙,祭坛虽然是圆形的,却只是仓促磊成,青牛、白马也没有,只是奉上三牲,所谓冕旒赵官家也只有一套,更是不可能仓促送来,而两位蒙兀首领就更是随意……他们原本以为只要歃血就行了呢。

但不管如何,以这年头对天地的敬畏,几家军政实体的首领汇聚一处,想要约个盟约,总得经此一遭,才算是对天下有所交代。

贡品奉上,日头正盛,赵玖当仁不让,居中靠前而立,耶律大石落后一步,两位蒙兀头领虽然看起来混账,而且已经喝了半日的酒,但此时也没有谁越过去捋谁的胡子。

而众人立定,便有中书舍人吕本中给国际友人郑知常送上了一摞祭文。

真的一摞祭文!

郑知常怔了半晌,方才醒悟手中全是祭文,然后却是硬着头皮,顶着烈日开始宣读:

“自炎黄之后……尧舜禹相传,大禹以治水功天下,受位,其子夏启开家天下,三代以下,中国遂有夏……又有商继……武王伐纣,周乃有天下……至穆王之孙懿王时,王室遂衰,戎狄交侵,暴虐中国……后有齐桓公出,尊王攘夷,九盟诸侯,中国方安……”

祭文是吕本中动笔而成,赵玖亲自润色的,然而此时郑知常读来,众人听来,却宛如在听中国历史一般,乃是从炎黄到尧舜禹,然后夏商周秦汉南北唐五代一并顺了下来,中间大事居然一件不少……而且这个过程中,光是中国这个词就重复出现了不下数十遍,一点都不讲究文采上尽量避免重复的设定。

讲实话,就这个祭文,知道的自然知道这是在祭祀天地,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做中国历史启蒙教材呢!

不过,读到后来,众人方才渐渐醒悟,这不是在讲历史,而是通过讲历史来列家谱!

“及至唐后,裂国十余,并于宋、辽,遗于蒙古、高丽……高昌者,汉之外孙也!”郑知常读到这里,早已经掀开了十几页,累的是口干舌燥,汗如雨下,但却根本不敢稍停。“故曰,中国之传如线,清晰可列,未尝断绝!”

听到此处,蒙古人稀里糊涂不说,非常有文化的契丹人也没有任何异议,因为他们早八辈子就自认炎黄子孙了,甚至还时不时的要跟赵宋争一争炎黄正统,说宋人是南朝他们是北朝云云。

而也就是到了这个时候,同样在太阳底下晒得不行的众人终于彻底醒悟过来,为什么赵官家要让人在这里讲历史、报家谱了。

“未及,有女真起于白山黑水,未能究其根本也。彼僚趁中国未统,且逢乱君,竟发豺狼之兵暴虐北方,杀中国之君、略中国之财、残中国之民、据中国之土,是可忍孰不可忍?昔春秋时,诸夏会盟,遂驱除四夷,安定中国。今宋天子玖……玖?……玖汇集炎黄子孙,下列者四,曰辽;曰蒙古;曰高……高丽;曰大……理?又有中国外孙高昌在列,会盟于黄河金泊,共约进退,誓灭女真狄夷,犁其庭扫其穴,以使中国复统!如有违誓,天下共讨之!”

听到这里,虽说大理这两个字出现的比较突兀,可到底说到了正事,祭坛下的众人不论哪族哪家,此时只有松一口气的感觉……至于大理,纯当这位赵官家脑子抽了就是。

“曰,胡虏无百年国运者也!”

郑知常又辛苦翻过一页,见到只剩下最后一段,陡然精神饱满,旋即加大音量,努力读完。“又曰,幽州、冀州中国之都也,狄夷安能久居?!又曰,自古未常闻中国之贵事狄夷杂种也!当此之时,天运循环,中原气盛,亿兆之中,降生文武,玖既领中原才德,又得炎黄诸夏襄助,必当驱除胡虏,恢复中华,立纲陈纪,救济斯民。请天地观将来成败!故兹告谕,想宜知悉。”

这最后一段,倒是有几分气势文采了,但此时,耶律大石以下,几乎人人被晒的头晕眼花,也懒得去夸赞。

至于其中这位赵官家玩弄笔墨,把自己弄到主导者和带领大家的上位者身份上,考虑到毕竟说到了宋辽并列,耶律大石以下,懂行的契丹人也就都捏着鼻子认了……谁让大宋此刻兵马更盛呢?

闲话少说,郑知常一篇中国上下五千年大历史读下来,几乎瘫软,所幸写这篇文章的吕本中早有准备,立即便有甲士上前将郑友人给扶下来,灌了些温盐水,这才让他重新立定。

而不及多歇,早有御前班直甲士在统制官刘晏的示意下一拥而上……倒不是要砍人,而是将早已经晒热了的血酒一一奉上,赵玖以下,耶律大石、孛儿只斤合不勒、忽儿札胡思、毕勒哥不提,岳飞、吴玠、曲端、王德、刘錡、李世辅等赵宋大将,萧斡里剌、耶律余睹、耶律燕山、赵合达等上台面的契丹将军,外加刚刚下来的郑知常,以及吕本中、仁保忠等人,还有两个蒙古大首领部下的几个同族头人,几乎是人人一杯热血酒。

而赵官家也毫不犹豫,居然不对着祭台,而是转过身来,对着众人端起来一饮而尽。

大宋文武,还有那些知机的契丹大将,只以为这位赵官家又在占便宜,却也懒得计较,便直接对着这位官家一饮而尽,宛若在朝这位官家立誓一般。

一碗血酒饮罢,众人热的齐齐呼了一口气出去。

但事情还没完。

“合不勒汗!”

赵玖挥手示意。“正要借此场面,与你封蒙古国王!”

众人纷纷一怔,但旋即醒悟,便是耶律大石也没有多言……合不勒自请册封的,这位赵宋官家也乐意册封,一个愿打一个愿挨,之前也隐约有些沟通谁也无话可说。

唯独忽儿札胡思面色微变,但终究不敢多言。

于是乎,众人纷纷让开,而很快便有刘晏上前,捧上一个匣子,赵官家当众打开,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精巧金冠来……仁保忠是唯一走神了的人,因为他好像隐约认得那个金冠,似乎、大概是西夏梁王的王冠,谁想到这赵官家这般抠门,居然在此处废物利用了?

合不勒浑然不知那是死人戴过的玩意,恰恰相反,他在草原上厮混,何时见到这般精巧之物?一时大喜之下,他干脆直接脱帽上前。而赵官家也没有让合不勒下跪什么的,只是端起金冠,朝微微欠身的合不勒头上一放,便算是了了此事。

合不勒扶住金冠,只觉得这个金冠居然正好能卡住剃过的脑袋,可见是赵宋官家有心准备了,便更是欢喜,然后直接站直身体,与周围纷纷称贺之人拱手回礼。